


如果您還沒有聽說過,勞力士本周早些時候推出了其首款量產(chǎn)鈦金屬腕表——?全新 Deepsea Challenge腕表,它的防水深度也恰好達到 11,000 米。但是,讓我們在本周末關注鈦金屬,這種金屬在制表業(yè)中使用了至少 50 年(西鐵城最近慶祝了 X-8 Chronometer 誕生 50 周年)。勞力士傾向于在聚會上遲到一點——當然是時髦的遲到——但當它出現(xiàn)時,聚會上的每個人都會伸長脖子看一眼。當然,我們知道勞力士多年來一直在玩鈦金屬——畢竟都鐸 Pelagos早在 2012 年就發(fā)布了——但當它是皇冠時,情況就不同了.?盡管如此,2022 年可能是我們回顧并說“是的,鈦已經(jīng)到來”的一年。不僅是鋼鐵的一些酷、輕質(zhì)的替代品,而且是制造商根據(jù)自己的內(nèi)心制造和塑造的自己的金屬——并進入客戶的心中。?
不僅僅是像 Deepsea Challenge 這樣價值 26,000 美元的龐然大物,可以潛入真正的海底,這些都是用鈦制成的。誠然,許多高端制表商已經(jīng)開始采用鈦金屬:就在今年,朗格發(fā)布了鈦金屬 Odysseus,愛彼發(fā)布了瘋狂的皇家橡樹飛行陀飛輪,甚至百達翡麗也發(fā)布了獨特的 ref。本周為慈善拍賣的5270 。但對于那些不能擺弄這些細節(jié)的人——當然是我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同樣令人興奮的是過去一年出現(xiàn)的更實惠的鈦手表系列:從西鐵城到波羅的海再到新的 Pelagos 39,如果你想去 Ti,那就沒有更多的選擇了。(當然,我們不能忘記勞力士的主要深潛伙伴歐米茄超深潛。)Sea-Dweller Deepsea James Cameron 深藍色 116660
在制表方面,鈦有兩種形式:2級和5 級。2級全是鈦。5 級是一種合金,還包括鋁和釩(6% 鋁和 4% 釩,這就是為什么它也被稱為 Ti 6Al-4V)。5級更難;期望在高端制造中看到 5 級,而低價選項可能使用 2 級。舉個例子,Deepsea Challenge 使用 5 級,而 Tudor Pelagos 39 使用 2 級(提醒一下,26,000 美元對 4,400 美元) )。
老實說,鈦可能需要一些時間來適應。我們對更重的東西的吸引力以及我們對它們更昂貴的假設是與生俱來的,大概從早期的穴居人和穴居女收藏家就根深蒂固:“我喜歡更重的手表,它更堅固,它更好。 ”但是一旦你克服了那個大腦障礙,鈦有很多值得喜愛的地方,而且它遠遠超出了過去一年左右發(fā)布的手表。

圖片由 James K./@waitlisted 提供
鈦有許多區(qū)別于鋼的特性,老實說,這也使它非常適合手表。與其把它變成一門材料科學課,不如讓我們關注一些對收藏家和愛好者來說可能真正重要的實用性。
- 重量輕:最值得注意,也是最受關注的,鈦比鋼輕約 40%。以深海挑戰(zhàn)賽為例:鈦金屬重 251 克——仍然是一塊沉重的手表(例如,大約是鉑金 5711 的重量,這絕對是手表的杠鈴),但勞力士表示,它會用鋼制成我的體重接近 350 克。鈦制造使得像 Deepsea Challenge(或 Omega Ultra Deep)這樣的手表至少從可穿戴性的角度來看是易于管理的。
- 彈性:這個不一定會影響你,收藏家,但重要的是要注意。鈦以比鋼更難加工而聞名,最值得注意的是因為它具有一種稱為低彈性模量的東西,工程師說它有點容易彎曲和變形(例如,比鋼更容易)。雖然這些靈活的特性可以帶來一些實際的好處,但這意味著制造商通常必須弄清楚如何使用這種材料。由于這些制造困難,鈦表通常比鋼表貴(所以我想它確實會影響到你,親愛的收藏家)。
- 導熱性:這是一個小問題,但收藏家提到的次數(shù)比我想象的要多(作為沒有任何鈦手表的人)。鈦的導熱性不如鋼。如果您曾經(jīng)因為在溫暖的夏日摸起來有點熱(或者在寒冷的芝加哥冬天有點太冷)的鋼表感到不便,那么鈦表不太可能發(fā)生這種情況。
- “劃痕性”:一般來說,鈦比鋼更容易劃傷,因為鈦的表面有一層薄薄的氧化層。好處是這些表面劃痕可以通過快速修補來修復。
- 強度和硬度:雖然鈦具有與鋼相似的強度——也就是說,它非常堅固——但請記住,鈦的重量比鋼輕得多,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它的強度會變得更加令人印象深刻。同樣,鈦和鋼的硬度相似(具體硬度取決于您要比較的特定合金),但兩者都非常適合表殼。
而這僅僅是開始。是時候沉迷于我們最喜歡的一些關于鈦和鈦手表的故事了。